2公分切口取“心桥”,告别数十厘米大伤疤
近日,患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殷婆婆反复出现心脏疼痛,且症状越来越严重。家人听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吴钟凯教授团队在冠脉搭桥方面经验丰富,殷婆婆便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广州中山一院就医。
吴钟凯教授团队在殷婆婆的大腿根部开了一个仅2公分的切口,采用腔镜微创技术为殷婆婆获取大隐静脉,作为血管桥替换心脏的血管,避免了传统术式30-40厘米长的创伤。术后,殷婆婆恢复了往日的“元气”,第三天便可下床活动。
常规手术获取“心桥”创伤大
切口长数十公分
70岁的殷婆婆2月底时,在家突发胸口疼痛,随后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其心脏供血血管冠状动脉的三条主要血管严重狭窄。"三年前我被确诊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后来一直靠药物进行保守治疗,但这次服用药物后胸痛症状没有缓解。" 说起发病的情况,殷婆婆仍然心有余悸。
入院经过检查后,中山一院心脏外科主任吴钟凯教授决定第一时间为殷婆婆进行心脏搭桥手术。据心脏外科梁孟亚副教授介绍,通常搭桥手术需要从患者腿部获取一条长 30-40 厘米长的大隐静脉,用于作为血管桥替换其心脏中的血管。
以前常规的手术方式需要在腿部切开一道数十公分长的切口,将静脉取出,这种方式创伤大,切口不易愈合,术后疤痕疼痛明显,有些病人甚至在术后5-10年仍然觉得腿部切口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殷婆婆长期有糖尿病,以前曾经出现过腿部伤口难以愈合,听说要在腿部划一个几十公分的伤口,便十分担心手术后伤口不能愈合。为了打消殷婆婆的顾虑,治疗团队决定使用新的腔镜下获取大隐静脉的方式帮助殷婆婆。
吴钟凯教授与梁孟亚副教授经过充分手术准备后为殷婆婆进行了三支冠状动脉搭桥+房颤迷宫射频消融+腔镜微创大隐静脉获取手术,术后殷婆婆恢复良好,第三天便可下床活动。
腔镜微创技术
切口仅为常规手术的二十分之一
据介绍,腔镜微创获取大隐静脉技术只需要在大腿根部开一个2公分切口,用先进的光纤内窥镜系统进行大隐静脉的分离获取。
手术切口仅为常规手术切口的二十分之一,大大减轻了手术创伤与住院时间,显著促进术后康复,具有无明显疤痕、不影响膝关节功能的优点,而且较常规切口分离获取的血管质量相仿,长度更长,保证了搭桥手术后桥血管的远期通畅和病人的远期疗效。
“腔镜微创获取大隐静脉技术对于需要搭桥的糖尿病患者尤其适合,可以明显减少术后腿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梁孟亚副教授说。

只需要在大腿开一个约2公分的微创切口,即可完成静脉获取
据了解,自去年起,中山一院心脏外科共完成了40多例该类微创手术,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淋巴漏、疤痕影响关节活动等并发症。此外,腔镜微创技术减少了血管内膜损伤,桥血管远期通畅率更高。


微创腔镜获取的静脉
中山一院心脏外科是华南地区冠脉搭桥手术例数最多的单位之一,每年搭桥手术例数超过200例。目前已开展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左胸微创小切口搭桥等多项冠脉搭桥新技术,尤其对多支弥漫性冠脉病变、合并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复杂并发症的冠心病患者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受到患者好评。

医学指导:中山一院心脏外科 吴钟凯主任医师
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副主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亚洲心脏瓣膜学会中国分会介入治疗学术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先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生理学会心血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
201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11年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4年获得首届中山大学名医称号
2018年入选首届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2020年获得国家卫健委“健康卫士”称号

医学指导:中山一院心脏外科 梁孟亚副主任医师
职务:外科研究生支部书记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专业组副主委;
广东省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兼青委会副主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需人才库青年专家;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实力中青年医生称号;
2018年获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厄尔·巴肯”奖。
医疗特长:200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14年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17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心胸外科任访问学者。2006年起进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进行临床医教研工作,工作期间进行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及冠脉搭桥心脏手术超过2000例,对冠脉搭桥、微创心脏瓣膜手术与TAVR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专业方向为微创心脏瓣膜手术与冠脉搭桥手术。
目前共发表英文高水平论文21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分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
(来源:心脏外科)